一、市场现状与规模
1、智能照明市场基础
2023年中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达425亿元,同比增长6.78%,预计2024年将增至479亿元;同期智能照明设备出货量从2021年1910万台增至2023年3379万台,年复合增长率33%,2024年预计达3957万台。
工业应用占比提升:选煤厂、矿山等工业场景因能耗高、安全管理需求迫切,成为智能照明的重要落地领域。传统照明能耗占选煤厂总电耗15%-30%,而智能系统可降低50%照明能耗(如上湾选煤厂案例)。
2、人员定位系统需求激增
煤矿、选煤厂环境复杂(障碍物多、高风险区域广),传统定位技术难以满足实时监控需求。UWB(超宽带)、蓝牙与RTK(实时动态差分)融合技术成为主流方案,定位精度达30厘米,支撑人员轨迹追踪、电子围栏报警等功能。
二、技术方案与核心功能
1、系统集成模式
照明+定位一体化:通过将UWB定位基站嵌入LED智能灯具,共享电源与通信网络,实现“人来灯亮、人走灯灭”的按需照明,同步完成人员位置追踪。
典型功能包括:
照明远程分组控制、调光、能耗统计;
人员实时定位、历史轨迹回放、智慧巡检及脱岗/越界报警。
2、降本增效价值
减少灯具维护成本30%以上,延长设备寿命;
降低事故率,提升应急响应效率(如煤矿井下掉电主动上报功能)。
三、竞争格局与参与者
1、市场参与者类型
专业方案商:提供UWB+照明融合系统,占工业场景主导份额;
科技企业:依托物联网/AI技术切入,占比约17.6%;
传统照明企业:加速智能化转型(如开发LED智能灯具)。
2、区域集中度
煤炭主产区(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)因矿山集中度高(占全国产量71.46%),成为核心市场。
四、核心驱动因素
1、政策强制要求
国家推动矿山智能化建设,《能源电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》等政策要求煤矿/选煤厂部署人员定位与节能系统。
2、经济性驱动
智能照明改造后,选煤厂年均节电效益超百万元(如上湾厂案例)。
3、安全合规压力
事故问责制倒逼企业升级定位监控能力,满足实时救援、违规作业监管需求。
五、挑战
技术适配性:复杂工业环境(金属干扰、防爆要求)对设备稳定性提出挑战;
系统集成难度:需兼容现有生产管理系统(如视频监控、调度平台);
初始投入高:中小选煤厂对智能化改造成本敏感。
六、未来趋势
技术融合深化:AI算法优化照明策略(如依据作业时段自动调光),定位精度向厘米级演进;
平台化扩展:从单点系统升级为综合管理平台,集成设备监控、生产调度等模块;
无人化协同:与露天矿无人驾驶矿卡(市占率42.5%的易控智驾等方案商)形成智慧矿山生态。
综上,选煤厂智能照明与人员定位市场处于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期,技术集成度与规模化复制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关键。